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简称“科技园”)在科技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湖北省、武汉市的大力支持下,紧紧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围绕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东湖高新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方向,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指导思想,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科技园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根本使命和功能定位,坚持 “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以“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服务链条为载体,以“创业教育+孵化器服务+孵化投资+开放平台”的资源集聚体系为手段,实现了“科技园区-科技服务-科技金融-科技企业”四位一体的良性循环,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地、孵化资源的集聚地。为建设“双一流”大学、推进“双创”活动,区域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1000亩。经统计2017园区企业总收入120.34万元,上交税收9.62万元。2000年至今,园区企业累计实现收入846.53亿元,税收54.48亿元。科技园建成孵化与产业化面积48.33万平方米,其中科技园可自主支配场地面积7.5万平方米。入园企业数量303家,其中在孵企业19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11家、上市公司10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瞪羚企业9家。合作中介服务机构77家,园区从业人21180人。

      经过十八年的发展,科技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软件信息、文化创意与教育、大数据、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和新材料多个产业同步发展的格局,催生并聚集了一批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激光产业化基地、敏感元件产业化基地、光通讯产业化基地等。培育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中元华电、锐科光纤、湾流科技等知名企业,引进了江钻股份、颂大教育、北京铁道、四方继保等知名企业,是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的自主创新源泉之一。

      通过历年来的积累,企业的科技创新不断谱写新的篇章。科技园累计承担国家科研和产业化项目共计593项,累计获得国家科研和产业化资助金额11.48亿元;累计承担省、市科研开发项目439个;累计获得省市科研开发项目资助金额6.72亿元;累计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1712个,累计获得国家专利2909项。

      由华工科技主导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中数控华中8型高性能数控系统亮相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由武汉华工激光、锐科光纤共同研制的“4kW全光纤激光器”成为继IPG、Rofin后,全球第三家掌握此项技术的企业。由果核科技研发的“移动终端安全解决方案产品TCore”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该 GlobalPlatform可信执行环境(TEE)标准规范认证的公司。(全球通过该认证的机构仅六家)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科技园获得各级政府的肯定: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A类大学科技园、国家首批“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示范单位、国家级新型孵化器、“亚太孵化器3强”并位列第3位、“全球大学孵化器25强”并位列第12位、“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常务理事和秘书长单位。

      科技园的创新发展也聚焦了无数关注的目光:201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视察华工科技。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张德江、李长春、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华中数控成果进行考察,对华中数控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国家战略产业,给予高度评价。


一、科技园发展理念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紧紧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人才优势,围绕武汉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东湖高新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方向,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指导思想,探索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发展之路,为华中科技大学“双一流”建设、为区域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贡献力量。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丰富的科研资源,以科技成果转化“四级跳”的理念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孵化工作,一批备受业界瞩目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精英在园区迅速成长,探索出一条具有华科特色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以“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空间和孵化服务链条的垂直纵深发展为载体,以“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投资+开放平台”专业化的孵化内在资源集聚为手段,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实现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1、垂直孵化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空间与服务链条体系,兼顾孵化空间的平台化与垂直化,在孵化空间建设的同时,注重服务链条的专业化。通过打造分阶段的孵化服务和三个无缝对接(空间、服务和资本)的孵化机制,将链条进行有效衔接,让科技项目从种子期的萌芽到孵化器的成长、到加速期的壮大的各个过程都在科技园园区内实现。

      2、深度孵化孵化内在资源体系,包括创业教育、孵化服务、创业投资、开放平台。通过开放平台、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激发创新动力,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对创业项目进行分阶段的孵化培育,对优秀企业进行投资孵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实现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技园实践与作法

      在学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四级跳“理念的指引下,科技园建设了“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服务链条,构建“起于创意、源于创新、始于创业、显于瞪羚”的企业成长新路径。

       1、依托学校优势学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协调发展

科技园秉承着“坚持项目孵化与产业发展并重”的理念,实现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对接、科技成果与风险投资对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充分融合。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六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面向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重大课题,校企合作共同申报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华工科技联合华中科技大学、神龙等单位共同研发的“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面向企业实际需求,校企共建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以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技术依托,形成以“华工激光、锐科光纤”为首的一批激光加工设备系统集成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集群等。

       (3)通过学校科技项目直接转化形成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等企业。

       (4)通过校企项目合作转化形成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中元华电、华工电气、生命科技、北京四方继保等企业。

       (5)通过引进人才形成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飞恩微电子的刘胜博士等。

       (6)通过大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形成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如:淘米网的王海兵同学、PPTV的姚欣同学、乐行天下的周伟同学等。

       2、聚集”双创”资源 服务学校双创教育

       科技园秉承着“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的理念,深度融入学校双创,打造了聚力行动计划“8个1工程”:

       开设1门精品课程。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管理学院联合打造了“创新创业辅修专业”,旨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了全力支持创新创业辅修专业的开办,科技园承担了其中《新产品开发与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该课程邀请科技园的企业华工激光、华中数控生产研发、采购部门的负责人授课,将企业在研发生产中的实践经验向同学们传授。将科技园作为服务学生创新与创业的第二课堂,为学员的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办好1个启航创业训练营。该训练营集“创业教育、创业孵化、创业投资、开放平台”于一体,由科技园建设运营,面向全校招募有创业项目的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的免费创业培训,每年开营1次,进入训练营的团队将获得为期三个月的全免费创业培训课程;免租一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办公的机会;全程享受科技园孵化链条孵化服务;1-3万的创业资金奖励。优秀的项目还将有机会获得风险投资。至今已成功开办两期:2016年第一期入营团队13个共计45名学员。通过训练营培育,入营项目木神机器人获得“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第一名;感知i家团队、八麦神剑团队获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并获得东湖开发区2016年度优秀创业者。2017年第二期入营团队17个共计60名学员。通过训练营培育,8个项目分获训练营年度项目路演一、二、三等奖;9个项目注册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其中有6个项目在科技园注册孵化。10个月的随营培育,我们共同见证了入营项目的成长:当夏创意入选教育部“国创计划十周年”庆典并获得2017年“创客中国”湖北省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创客组二等奖,并于2017年11月挂牌湖北省“青创板”;木叶工作室、3D打印鞋垫、紫领网获得互联网+创业大赛湖北赛区铜奖、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项目获得融资。

       建设一批依托院系服务于学生双创实践的校园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园主导建设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光谷微创新实验室”;以光谷微创新实验室为载体,依托学校计算机学院、交通学院、电信学院及甘肃交通厅合作共建了“互联网+交通”研究中心;依托学校能源学院合作共建了“节能减排众创空间”;依托学校材料学院合作共建了“材智众创空间”;依托学校启明学院合作共建了“华中科技大学众创空间”。这些共建的院系众创空间与科技园引进的“光造空间”、“卡梅尔众创空间”、“飞动创客中心”、“动力电池创客中心”、“打孔创客中心”、“FPC/PCB创客中心”等专业众创空间形成互动的众创空间集群,有力的支持了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设立一支创业投资基金。由科技园组建的1000万的启航公牛天使投资基金针对初创企业进行天使投资。由科技园发起设立了1个亿的“武汉启航聚力创业投资基金”,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和科技园,重点投资于华科大校友创办的和入住科技园的创新科技型企业及新兴产业中具备高成长性、高盈利能力的项目;重点关注光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消费升级和应用型技术等产业。

       建设1支优秀的创业导师队伍。科技园现有创业导师30余人,大咖云集,包括著名高校教授,如华中科技大学卫平教授、钟书华教授;著名投行专家,如中投圣泉投资管理企业创始合伙人潘小夏、深创投华中区总经理刘敏。

       扩建1个大学生创业基地。扩建后的科技园“科技企业创业苗圃”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80家,项目转化为公司成功率达到总数的35%,98%以上的创业项目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按照企业成长路线接受深度孵化服务。

       建设1个专业化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双创在线服务平台。该平台依托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整合全国大学科技园双创资源,建设线上人工智能AI“小创”为核心的智能服务平台,线下双链条孵化为核心的服务体系,致力于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孵化,提升孵化机构线上服务能力,高效解决创业者的需求促进光谷、武汉乃至全国的双创氛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北省第一家,也是中部地区首屈一指的基于“互联网+”中国大学科技园科技服务生态链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打造1个以学生创业为主体的“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服务示范体系,构建从“种子、嫩芽、树苗到参天大树”的良好创业生态环境。

       3、引进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和学科发展

       “引进一个人才,创办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门学科”,以科技园为载体,引进高端人才创办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取得的科研成果再为学校学科建设做贡献,这一人才引进模式为企业和学校带来双赢。截至2017年底,园区城市合伙人10人,百人计划6人,3551人才计划36人。

       4、构建各级联盟,辐射产业创新发展

       通过产业集聚,科技园构建了产业及行业联盟的微集群,包括华工科技牵头的“激光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华中数控牵头的“高档数控系统及其应用产业联盟”;天喻信息牵头的“教育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湾流股份牵头的“中国光谷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园公司牵头的“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和“中部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通过产业、行业联盟发挥区域辐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的创新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作为“中国大学科技园联盟”的秘书处,聚合“东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京津冀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泛西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上海大学科技园联盟”、“浙江省大学科技园联盟”、“江苏省大学科技园联盟”、“四川省大学科技园联盟”、“中部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西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等10大区域联盟,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成功协办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双创服务能力提升研修班”和“新时期大学科技园服务双创发展高峰论坛”;协助教育部、科技部领导进行相关办法的组织修订;编纂双创教材《中国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案例汇编》;承担战略研究课题(《双创背景下大学科技园服务模式与内涵研究》、《大学科技园推进创新创业的内在机理和优化路径》);创建并运营联盟公众号;搭建“中国大学科技园双创服务平台”,目前联盟已成为高校推动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桥梁与纽带,成为科技部、教育部领导推动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助手和抓手。

     5、聚合孵化资源,助力企业成长

       科技园聚合各类孵化资源,线上依托科技园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网络接入、信息共享的网络服务;为需求企业提供专业数据库检索查询服务、技术成果交易、法规政策、科技咨询等信息服务。线下搭建的“孵化服务平台”,为在孵企业提供生活、办公、研究、转化的必要设施和服务,包括房屋租赁、餐饮购物、商务洽谈、会务接待、会展推广、科技保险、物业管理服务,为企业和员工营造安全、清洁、温馨的生活、工作环境。搭建的“集成金融服务平台”,聚集金融服务机构55余家,通过多种形式合作为企业提供公司设立、工商代办、税务登记等专业化服务;搭建的“会计示范服务平台”,以“10+1”专家服务模式(包括会计、审计、税务、评估、券商、律师、风投、担保、管理咨询、工程造价等10个行业)同时服务于1家企业,为企业提供发展计划、成果鉴定推广、市场调研、评估咨询、投融资等全方位服务。

       6、完善投融资体系,助力企业壮大

       科技园打造了多层次的投融资服务体系对应孵化链条的各个环节,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由科技园组建的1000万的启航公牛天使投资基金针对初创企业进行天使投资。由科技园出资组建的华工创投、武汉科创投的2亿规模的投资基金针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由科技园引入的硅谷天堂、瑞盈投资、恒裕投资、红月投资等风险投资机构,投资规模近30亿元,专注于对高成长企业的投资。通过园区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的支持,园区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已成功投资孵化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鼎龙化学、精测电子、天喻软件、湾流科技等上市企业;开目软件拟进行IPO、华科智农进行B轮融资。


三、科技园未来目标

   1、战略规划

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为科技园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科技园确立了十三五发展战略框架:坚持“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方向,实现空间载体建设的规模化、企业数量的规模化、孵化平台的规模化、投资基金与孵化项目的规模化、服务团队的规模化、服务机构的规模化。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为根本的使命和功能定位,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实现“创业-产业-投资”的良性循环,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承载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地、孵化资源的集聚地。力争通过“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为国内有显著影响力的大学科技园,向世界知名大学科技园迈进!

  2、发展目标

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主园区孵化面积新增20万平方米的空间建设,园区面积实现70万方;辐射建设分园4-5个;实现企业聚集1000家;投资5个亿运营投资基金,培育20家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

专业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完成服务体系的专业化,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向创业学院进军,培育100个创业团队;新增合作专业服务机构100家;与学校院系合作共建,建设专业化孵化平台10个。

国际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底,与4-5个国际顶级的创业学院、孵化器建立合作关系,进行专业化人才交流与培训学习。